#百家说史品书季#
提到《三国演义》,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就连没上过学的小孩或是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,恐怕也能随口讲上几个经典故事。
说到魏蜀吴三国,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就是捧刘备贬曹操,孙权则被晾在一边。所以像刘备、关羽、诸葛亮这些人,书里都把他们写成大好人,曹操、司马懿就多少有点坏形象了。也因此,看《三国演义》的人,大多数都喜欢蜀汉,对孙吴和曹魏就没啥感觉。
《三国演义》虽然是本历史小说,但它的结局是固定的,就是三国最后都归了晋朝。所以故事发展到后面,蜀汉就成了第一个被打败的国家。刘备、诸葛亮、关羽他们这些人的结局,也都是挺惨或者不太好的。
这样的安排,让很多喜欢蜀汉的人都觉得很不满意。
所以打从《三国演义》问世以后,给蜀汉平反的声音就特别响亮,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,有个不得志的文人终于动手,创作了一篇咱们中国历史上头一遭的虚构过瘾文章——《反三国志演义》。
这本书从1919年开始写,从1924年起在《民德报》上分期发表,到了1930年,它被整理成册,由上海卿云书局出版。
因为书的内容有限,所以它没有从黄巾之乱那会儿讲起,而是直接跳到了徐庶投奔曹操之前,诸葛亮开始掌权的那段日子。
各种反转和改判的情况。
从徐庶没能加入曹操那边,到吕蒙偷袭却没成功。
从魏延最终决定穿越子午谷,到关羽威风凛凛地达成了震撼华夏的壮举。
从马超最终报了大仇,到司马懿仍旧没能躲过火烧的命运......
写小说时我感到很愉快,而那些喜欢蜀汉故事的读者读起来也同样开心。
就在这六十回的翻转故事里,也出现了这本书的五个倒霉蛋和五个幸运儿。
那么,他们到底是谁呢?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这本书里,他们的经历跟《三国演义》里比,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?
咱们试着从下面这十位三国大咖的视角,瞧瞧《反三国志》到底有多带劲吧。
【1 五大输家:】
第五名没赢的那位:孙权
《三国演义》里孙权的故事结尾:他最后当上了皇帝,如果从掌管东吴那会儿算起,他总共坐了52年的皇位。尽管中途失去了心爱的儿子,也在合肥吃了败仗,但孙权自己的生活还算不错。到了252年,他71岁时离开了人世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这样的:蜀汉大军压境,东吴拼死抵抗,但情况越来越糟。后来,又因为太过劳累,加上听到甘宁牺牲的坏消息,一下急火攻心,最终累死了。这事大概发生在215年到220年之间。
权一听到这个消息,立马气得说不出话,过好一会儿才缓缓缓过劲儿来,断断续续地说:“兴霸一死,江南就没戏唱了!”接着他又转头对陆逊说:“以后的事就拜托你了!”说完就去世了。
虽然死的方式都差不多,也没受啥大罪,但孙权死的时候,情况可不一样。一边是国家内忧外患,还有机会自救;另一边呢,国家已经摇摇欲坠,孙权心里明白,亡国只是时间问题。这两种情境下,孙权的心情指定不一样。再说,跟《三国演义》里活到71岁的孙权比起来,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的他,至少少活了二十多年呢。
孙权作为三国里的顶尖人物,想到自己要早死几十年,并且结局肯定是糟糕的,这种感觉可能比那些直接被一刀砍死的武将还要煎熬。
第四名没赢的是:曹丕
《三国演义》里最后,他顺利接班,当上了曹魏的第一个皇帝,坐了6年龙椅,40岁时因病去世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曹操死后仍被人追着杀,他逃啊逃,逃到了公孙渊的地盘。可最后,他还是被逼得走投无路,死了。
曹丕瞧见灵芸先喝了酒,便也接过杯子,一口气干了。等公孙渊派人前来围攻时,曹丕早已骑着龙飞到皇宫当皇帝去了,这可把公孙渊吓得不轻。
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这本书里,孙权结局挺惨,但好歹是生病去世的。曹丕呢,跟演义里一样坐上了皇位,可他的处境跟孙权比起来,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在故事里,他是那时候中国最厉害的大人物,虽然没能统一三国,但也一辈子享受着皇帝的尊荣。
不过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头,曹丕的运气可就差了一大截。
先是刘备带着几路大军打来,抢占了不少地盘,把曹丕的父亲曹操急得生了重病,最后去世了。曹丕继承王位后,瞧瞧他面对的敌人,诸葛亮、马超、关羽,一个个都跟开了挂似的,而自己这边兵少将寡,他能怎么办呢?
到头来,只能像几十年前袁绍的儿子袁熙那样,慌忙往北边跑。袁熙那时候被公孙康逼得自杀了,老婆甄姬还被曹丕抢走做了媳妇。而《反三国志演义》这本书干的坏事,就是把袁熙的悲惨结局安排给了曹丕,让他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婆们喝下毒药,然后自己也跟着服毒身亡。
第三名没赢的是:吕蒙
《三国演义》最后说的是:他成功占领了荆襄地区,可后来像被关羽的灵魂附了体,对着孙权一顿大骂,然后就气得吐血身亡了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结尾:没能攻下荆襄地区,最后跟张飞打了一场硬仗,不幸战死。
张飞和吕蒙打了八十多个回合,吕蒙力气慢慢跟不上了。张飞生怕吕蒙逃跑,使出吃奶的劲儿,一矛朝他心口刺去。吕蒙拼尽全力用刀挡开,这时庞丰骑马冲过来,举起戟就朝吕蒙背后捅去。吕蒙赶紧挥刀抵挡,张飞趁机又是一矛。吕蒙躲闪不及,被张飞从马上挑了下来,庞丰再补上一戟,吕蒙就没命了。东吴又痛失一员大将啊!
要是只看死亡的方式,吕蒙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中的死法还挺英勇的,比起《三国演义》里那种神秘兮兮的死法,要好上不少。
我们得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,吕蒙虽然死得没那么惨,但他在《三国演义》里最大的功劳,就是趁着关羽不在,偷偷占领了荆州,这也间接害死了关羽。
虽然话不中听,但从东吴的角度来说,吕蒙是个大功臣,他的战功十分显赫,丝毫不比周瑜和陆逊差。
但在那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里,吕蒙想偷袭却被赵云发现了,不光没了好多兵马,还被赵云反过来攻占了江夏、夏口这些地方。后来的好几场仗,吕蒙也是打一场输一场,最后跟张飞打的时候,不幸战死,为国捐躯了。
就算死了就死了,但想想自己最大的功劳,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竟然被一笔勾销,要是你是吕蒙,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特别冤枉,是个大输家呢?
第二名没赢的人:司马懿
《三国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他巧妙地把曹爽给整垮了,掌控了曹魏后期整个国家的权力。尽管他自己没能当上晋朝的第一个皇帝,但却实实在在地给后代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它成了曹魏最后的顶梁柱,结果却不幸掉进了诸葛亮的陷阱,被炸得粉身碎骨。
只听见一连串鞭炮声似的炮响,声音大得惊天动地,尘土飞扬,司马懿、张郃、曹仁、曹洪以及他们的几百名亲兵随从,全都被炸得手脚断裂,无一幸免;吕虔和满奋,也在混战中丢了性命!
很多喜欢诸葛亮的人,觉得在《三国演义》里最可惜的是啥时候呢?不是街亭失利,也不是五丈原去世,而是上方谷那一战。
瞧着诸葛亮费尽心思布的局,连狡猾透顶的司马懿都给骗过了,可就在快要大功告成的时候,老天爷却出手帮了对方一把。
很多观众想必还记得诸葛亮在雨中默默无言、哽咽难语的那一幕。
一百年前,周大荒虽然没能亲眼见到这个场景,但他却给诸葛亮找了一个能实现他长久愿望的新地方。
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头,诸葛亮也使了个差不多的计谋,不过这回他没用火,而是改用炸药了。
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,司马懿盼的那场雨终究没来。就算雨真的来了,对已经一团糟的曹魏来说,也只是换个地方走向灭亡罢了。
这就是为啥司马懿最后成了敌人那边输得最惨的那个。
最靠前的失败者:刘禅
《三国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他做了四十年皇上,最后被抓起来,国家也没了,到了晋朝,他就变成了安乐公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就在快要当上皇帝的那一刻,他被曹魏派来的刺客给杀掉了。
往前一看,发现世子胸口中了刀,床上被褥全是血,人已经没了!
你猜怎么着?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头,那个最后栽了大跟头的,竟然是蜀汉的太子刘禅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刘禅虽说是个把国家搞丢的君王,但他一来确确实实做了四十年的皇帝,二来即便国家灭亡了,他的结局也是这些君王里最好的。
但《反三国志演义》明显不想让他过得那么顺利。
就连在那些让人看得爽的小说里,都不给你好过,反而把你当做了牺牲品。你说,最倒霉的是不是就是这个傻乎乎的刘禅?
【2 五大赢家:】
第五名获胜组合:刘备和诸葛亮
《三国演义》的结局是:大家都没能实现自己的大志向,最后都因为心里不痛快而生病去世了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大志向,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。
到了晚上,皇宫里的宿卫官突然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。随后,被指定的大臣们急忙进去哀悼,棺材和陪葬品都已经准备妥当。太常许靖和太仆孙乾则忙着上报丧礼仪式,并按照规矩一一进行。
孔明说到这里,声音已经断断续续,眼睛闭了好久,又睁开对瞻说:“你年轻又受重用,千万别因为骄傲自满而毁了自己!”瞻磕头接受嘱咐,说完这话孔明就断了气。
讲完了失败的人,接下来咱们瞧瞧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那些成功的人物。
刘备和诸葛亮这对主臣,可以说是《三国志演义》里的胜利者,但他们的胜利并不十分完美。
他们的梦想实现了,最终完成了心愿,让汉室再次兴盛,蜀汉也当上了皇帝。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,汉朝再次统一了天下。
可事实上,他俩的命运还是老样子,没啥变化。
诸葛亮因为太辛苦,心里也压力大,就在快要胜利的时候病逝了。刘备呢,他就像《三国演义》里的曹操一样,给后人铺好了路才离开人世,只不过在这之前,他还经历了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。
总的来说,他们俩算是胜利者,不过要是细看的话,这胜利又不算完全到手。
第四名的获胜者是:魏延
《三国演义》的大结局:最后被判为造反,马岱挥刀一斩,彻底没了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:偷偷攻打长安成功了,最后被封为侯爷,变成了朝廷里的大臣之一。
魏延是荡冠将军,负责并州的军事,也是并州刺史。他先打下了长安,接着又平定了幽州和涿州,因此被封为定襄侯。
要说《三国演义》里蜀汉那边最憋屈的人,那肯定是魏延魏大兄弟了。他一直被诸葛亮防着,做事处处受限,最后还和杨仪翻了脸,背上了反叛的黑锅。真是一塌糊涂啊。
不过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头,魏延总算是风光了一回。
如果当年自己最想提的建议——偷袭子午谷能被接受,并且真的顺利攻下了长安,那该多好啊。之后的每一场战斗也都进行得十分顺利。虽说最后没能当上王,但跟原来的魏延比起来,这已经让人非常满足了。
所以,他在这本书里也算是收获颇丰,排在了第四位。
第三名获胜者:关羽和张飞
《三国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大家一路打来打去,最后都因为外面的一些事情,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他们俩最后成了蜀汉王朝的重要支撑,都被封为了王。
英勇的骠骑大将军、大司马、汉寿亭侯关羽,正值壮年时,就跟随着老皇上,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,同甘共苦,情同手足,心连着心。大军打进益州,长江汉水都平静了,他在南阳驻军,河南河北都纷纷响应。皇上身体不好时,他坐镇中央,国家的安危,全靠他了。现在封他为武安王,他儿子关平封为邵陵侯,关索封为蓝田侯,关兴封为解梁侯。右将军、掌管幽冀并营四州所有事务的冀州牧张飞,以前和皇上同一个村子,一起吃过不少苦,立下大功,他是国家的亲信,世上的豪杰。现在封他为武定王,他儿子张苞封为涿侯,还管着幽并第一军区。
关羽和张飞的故事,想必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了吧?
原本都该没落的两位大英雄,到了蜀汉兴盛的时候,自然展现出了更加非凡的本领。
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头,他们俩不仅一起带着大军平定四方,还让自己的家人都享受到了荣耀。刘备去世后,他们就成了蜀汉最有权势的两位王爷。他们获胜,真的是实现了心愿,也是大家心里所期望的。
第二名获奖者是:赵云
《三国演义》的收尾:诸葛亮一路打仗,后来因为年纪大了,身体不行了就去世了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最后跟马超一起,成了建立蜀汉的大功臣,两人都被封为了王。
赵云大将军,管着荆扬两州和东瓯闽越的军务,还是扬州的老大。他从前跟着先皇,立下了好多大功,就像大江大河里的中流砥柱。他先是打下了许昌,后来又平定了吴会。先皇特别想念他,吃饭时都常提起。现在封他为武成王,管荆扬第三军区。他老婆马云騄,也被封为敦煌公主和扬威将军,出门可以用公主的礼仪,还有乐队奏乐呢。
这个喜好,说的就是赵云和马超。
赵云先娶了马超的妹妹,这样他在范阳之行后就有了家室,算是弥补了遗憾。接着,他受到了刘备的重用,不再是看守门户的小将军,而是被封为了大权在握的前将军。他统帅大军,最终打败了东吴。
这样的待遇,这样的结果,想必任何一个喜欢云的人都会觉得超级过瘾吧?
最厉害的第一名是:马超
《三国演义》的收尾是:跑到西川后,心里一直想着报仇,可最后还是带着遗憾走了。
《反三国志演义》的大结局是:最后跟赵云一起,成了蜀汉建国的头号大功臣,两人都被封为了王。并且,我们干掉了华歆,灭了曹魏,公仇私怨一下子全报了。
伏波将军马超,掌管雍州、梁州、益州和河西五郡的军事,还是凉州的州牧,他一直以来都忠心耿耿,勤劳付出众人皆知。元帅临终前,多次嘱咐要把重任交给他。所以现在封他为武威王;他的弟弟马岱被封为酒泉侯;马超还负责领导雍州和梁州的第二军区,配备有华丽的仪仗队,返回武威镇守。
赵云像是自带光环的主角,马超也一样很耀眼。
在《反三国志演义》这部作品里,他走的那条复仇之路,简直就是照着伍子胥的故事又演了一遍。
他先是接过了伏波将军的称号,接着统领西凉铁骑,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和曹操多次交锋。最后,他惩处了给曹操出谋划策害死马腾的华歆,让头号劲敌曹操陷入内忧外患,焦虑而亡,彻底终结了曹魏的统治。
因此,要是问起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谁最得益,那肯定是马超,也就是马孟起没错了。
【3 结语:】
现在的读者啊,看网络爽文已经习以为常了,不论是穿越到古代、灵魂附身他人、虚构历史背景,还是大幅度改编;说到中国最有名的历史朝代三国,大家都能想出好多新奇不一样的版本。
不过,这本《反三国志演义》,虽然是100年前写的,但到现在为止,它仍然是同类让人看得过瘾的小说中,名气最大、写得最好的一部。
就连日本光荣公司,也把《反三国志演义》里那些编造的人物,加进了《三国志》系列游戏里。
从这就能看出来,他们多么认可这本书啊。
因此,要是你喜欢读三国故事,特别是对蜀汉情有独钟,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(曹魏和孙吴的粉丝可能就不太适合了)。
我想,这会给你带来些别样的体会,对吧?
作者码字挺辛苦的,所以文章到这儿,希望大家能点个赞、转个发、留个言。也算是为推广这本百年前的精彩小说,出上一份力啦。